boxmoe_header_banner_img

Hello! 欢迎来到盒子萌!

加载中

文章导读

21Promise和async


avatar
Jack 2022年 11月 21日 107

Promise

概念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和更强大。 所以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

特点

  1. 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
  2. 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状态

Promise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

pending(进行中)、fulfilled(已成功)和rejected(已失败)。

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

缺点

  1. 无法取消Promise,一旦新建它就会立即执行,无法中途取消。
  2. 如果不设置回调函数,Promise内部抛出的错误,不会反应到外部。
  3. 当处于pending状态时,无法得知目前进展到哪一个阶段(刚刚开始还是即将完成)。

注意,为了行文方便,本章后面的 resolved 统一只指 fulfilled 状态,不包含 rejected 状态。

用法

写js必然不会对异步事件陌生。

settimeout(()=>{
  console.log("123")
},0)

console.log("abc")
//先输出谁?

上面的问题我不在重复的阐述

如果abc需要在123执行结束后再输出怎么办?

当然,可以使用callback,但是callback使用起来是一件很让人绝望的事情。

这时:Promise这个为异步编程而生的对象站了出来….

let p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
    console.log("123")
    resolve("abc");
  },0)
})
.then(function(data){
  //resolve状态
  console.log(data)
},function(err){
  //reject状态
})
//'123'
//'abc'

打字好累

这时候你应该有两个疑问:1.包装这么一个函数有毛线用?2.resolve(‘123’);这是干毛的?

Promise实例生成以后,可以用then方法分别指定resolved状态和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也就是说,状态由实例化时的参数(函数)执行来决定的,根据不同的状态,看看需要走then的第一个参数还是第二个。

resolve()和reject()的参数会传递到对应的回调函数的data或err

then返回的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也就是说可以继续then

链式操作的用法

所以,从表面上看,Promise只是能够简化层层回调的写法,而实质上,Promise的精髓是“状态”,用维护状态、传递状态的方式来使得回调函数能够及时调用,它比传递callback函数要简单、灵活的多。所以使用Promise的正确场景是这样的:

runAsync1()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return runAsync2();
})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return runAsync3();
})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
//异步任务1执行完成
//随便什么数据1
//异步任务2执行完成
//随便什么数据2
//异步任务3执行完成
//随便什么数据3

runAsync1、runAsync2、runAsync3长这样↓

function runAsync1(){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做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异步任务1执行完成');
            resolve('随便什么数据1');
        }, 1000);
    });
    return p;            
}
function runAsync2(){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做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异步任务2执行完成');
            resolve('随便什么数据2');
        }, 2000);
    });
    return p;            
}
function runAsync3(){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做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异步任务3执行完成');
            resolve('随便什么数据3');
        }, 2000);
    });
    return p;            
}

在then方法中,你也可以直接return数据而不是Promise对象,在后面的then中也可以接收到数据:

runAsync1()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return runAsync2();
})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return '直接返回数据';  //这里直接返回数据
})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
//异步任务1执行完成
//随便什么数据1
//异步任务2执行完成
//随便什么数据2
//直接返回数据

reject的用法

前面的例子都是只有“执行成功”的回调,还没有“失败”的情况,reject的作用就是把Promise的状态置为rejected,这样我们在then中就能捕捉到,然后执行“失败”情况的回调。

let num = 10;
let p1 = function()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if (num <= 5) {
        resolve("<=5,走resolce")
        console.log('resolce不能结束Promise')
      }else{
        reject(">5,走reject")
        console.log('reject不能结束Promise')
      }
    })
}
p1()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function(err){
    console.log(err)
  })
//reject不能结束Promise
//>5,走reject

resolve和reject永远会在当前环境的最后执行,所以后面的同步代码会先执行。

如果resolve和reject之后还有代码需要执行,最好放在then里。

然后在resolve和reject前面写上return。

Promise.prototype.catch()

Promise.prototype.catch方法是.then(null, rejection)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p1()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
  .catch(function(err){
    console.log(err)
  })
//reject不能结束Promise
//>5,走reject     

Promise.all()

Promise.all方法用于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const p = Promise.all([p1, p2, p3]);

p的状态由p1p2p3决定,分成两种情况。

  1. 只有p1p2p3的状态都变成fulfilledp的状态才会变成fulfilled。 此时p1p2p3的返回值组成一个数组,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2. 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被rejectedp的状态就变成rejected,此时第一个被reject的实例的返回值,会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promises是包含 3 个 Promise 实例的数组,只有这 3 个实例的状态都变成fulfilled,或者其中有一个变为rejected,才会调用Promise.all方法后面的回调函数。

如果作为参数的 Promise 实例,自己定义了catch方法,那么它一旦被rejected,并不会触发Promise.all()catch方法,如果没有参数没有定义自己的catch,就会调用Promise.all()catch方法。

Promise.race()

Promise.race方法同样是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const p = Promise.race([p1, p2, p3]);

上面代码中,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实例率先改变状态,p的状态就跟着改变。那个率先改变的 Promise 实例的返回值,就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Promise.resolve()

有时需要将现有对象转为 Promise 对象,Promise.resolve方法就起到这个作用。

const jsPromise = Promise.resolve('123');

上面代码将123转为一个 Promise 对象。

Promise.resolve等价于下面的写法。

Promise.resolve('123')
// 等价于
new Promise(resolve => resolve('123'))

Promise.resolve方法的参数分成四种情况。

  1. 参数是一个 Promise 实例

    如果参数是 Promise 实例,那么Promise.resolve将不做任何修改、原封不动地返回这个实例。

  2. 参数是一个thenable对象

    thenable对象指的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比如下面这个对象。

    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42);
     }
    };

    Promise.resolve方法会将这个对象转为 Promise 对象,然后就立即执行thenable对象的then方法。

    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42);
     }
    };
    let p1 = Promise.resolve(thenable);
    p1.then(function(value) {
     console.log(value);  // 42
    });

    上面代码中,thenable对象的then方法执行后,对象p1的状态就变为resolved,从而立即执行最后那个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输出 42。

  3. 参数不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或根本就不是对象

    如果参数是一个原始值,或者是一个不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则Promise.resolve方法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状态为resolved

    const p = Promise.resolve('Hello');
    
    p.then(function (s){
     console.log(s)
    });
    // Hello

    上面代码生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的实例p。由于字符串Hello不属于异步操作(判断方法是字符串对象不具有 then 方法),返回 Promise 实例的状态从一生成就是resolved,所以回调函数会立即执行。Promise.resolve方法的参数,会同时传给回调函数。

  4. 不带有任何参数

    Promise.resolve方法允许调用时不带参数,直接返回一个resolved状态的 Promise 对象。

    所以,如果希望得到一个 Promise 对象,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直接调用Promise.resolve方法。

    const p = Promise.resolve();
    p.then(function () {
     // ...
    });

    上面代码的变量p就是一个 Promise 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立即resolve的 Promise 对象,是在本轮“事件循环”(event loop)的结束时,而不是在下一轮“事件循环”的开始时。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three');
    }, 0);
    Promise.resolve().then(function () {
     console.log('two');
    });
    console.log('one');
    // one
    // two
    // three

    上面代码中,setTimeout(fn, 0)在下一轮“事件循环”开始时执行,Promise.resolve()在本轮“事件循环”结束时执行,console.log('one')则是立即执行,因此最先输出。

    Promise.reject()

    Promise.reject(reason)方法也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该实例的状态为rejected

    const p = Promise.reject('出错了');
    // 等同于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reject('出错了'))
    p.then(null, function (s) {
     console.log(s)
    });
    // 出错了

    上面代码生成一个 Promise 对象的实例p,状态为rejected,回调函数会立即执行。

    注意,Promise.reject()方法的参数,会原封不动地作为reject的理由,变成后续方法的参数。这一点与Promise.resolve方法不一致。

    const thenable = {
     then(resolve, reject) {
       reject('出错了');
     }
    };
    Promise.reject(thenable)
    .catch(e => {
     console.log(e === thenable)
    })
    // true

    上面代码中,Promise.reject方法的参数是一个thenable对象,执行以后,后面catch方法的参数不是reject抛出的“出错了”这个字符串,而是thenable对象。

async 函数

含义

ES2017 标准引入了 async 函数,使得异步操作变得更加方便。

async 函数是 Generator 函数的语法糖。

什么是语法糖?

意指那些没有给计算机语言添加新功能,而只是对人类来说更“甜蜜”的语法。语法糖往往给程序员提供了更实用的编码方式,有益于更好的编码风格,更易读。不过其并没有给语言添加什么新东西。

反向还有语法盐:

主要目的是通过反人类的语法,让你更痛苦的写代码,虽然同样能达到避免代码书写错误的效果,但是编程效率很低,毕竟提高了语法学习门槛,让人齁到忧伤。。。

async函数使用时就是将 Generator 函数的星号(*)替换成async,将yield替换成await,仅此而已。

async函数对 Generator 函数的区别:

(1)内置执行器。

Generator 函数的执行必须靠执行器,而async函数自带执行器。也就是说,async函数的执行,与普通函数一模一样,只要一行。

(2)更好的语义。

asyncawait,比起星号和yield,语义更清楚了。async表示函数里有异步操作,await表示紧跟在后面的表达式需要等待结果。

(3)正常情况下,await命令后面是一个 Promise 对象。如果不是,会被转成一个立即resolve的 Promise 对象。

(4)返回值是 Promise。

async函数的返回值是 Promise 对象,这比 Generator 函数的返回值是 Iterator 对象方便多了。你可以用then方法指定下一步的操作。

进一步说,async函数完全可以看作多个异步操作,包装成的一个 Promise 对象,而await命令就是内部then命令的语法糖。

错误处理

如果await后面的异步操作出错,那么等同于async函数返回的 Promise 对象被reject

async function f() {
  await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throw new Error('出错了');
  });
}
f()
.then(v => console.log(v))
.catch(e => console.log(e))
// Error:出错了

上面代码中,async函数f执行后,await后面的 Promise 对象会抛出一个错误对象,导致catch方法的回调函数被调用,它的参数就是抛出的错误对象。具体的执行机制,可以参考后文的“async 函数的实现原理”。

防止出错的方法,也是将其放在try...catch代码块之中。

async function f() {
  try {
    await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throw new Error('出错了');
    });
  } catch(e) {
  }
  return await('hello world');
}

如果有多个await命令,可以统一放在try...catch结构中。

async function main() {
  try {
    const val1 = await firstStep();
    const val2 = await secondStep(val1);
    const val3 = await thirdStep(val1, val2);

    console.log('Final: ', val3);
  }
  catch (err) {
    console.error(err);
  }
}

应用

var fn = function (time) {
  console.log("开始处理异步");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time);
    console.log("异步处理完成");
    iter.next();
  }, time);
};
function* g(){
  console.log("start");
  yield fn(3000)
  yield fn(500)
  yield fn(1000)
  console.log("end");
}
let iter = g();
iter.next();

下面是async函数的写法

var fn = function (time)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console.log("开始处理异步");
    setTimeout(function () {
      resolve();
      console.log(time);
      console.log("异步处理完成");
    }, time);
  })
};
var start = async function () {
  // 在这里使用起来就像同步代码那样直观
  console.log('start');
  await fn(3000);
  await fn(500);
  await fn(1000);
  console.log('end');
};
start();


评论(0)

查看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表情 颜文字
插入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