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moe_header_banner_img

Hello! 欢迎来到盒子萌!

加载中

文章导读

答辩基础题


avatar
Jack 2024年 6月 3日 228

1. 什么是 E-R 模型?

E-R(实体-关系)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数据结构的图形化表示方法。它通过实体、属性和关系来表示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实体代表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属性是实体的特征或描述,关系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2. 什么是数据库恢复功能?

数据库恢复功能是指在数据库系统中,当出现故障(如系统崩溃、硬件故障或人为错误)时,通过恢复机制将数据库恢复到一致性状态的功能。常见的恢复方法包括日志恢复、检查点和备份恢复。

3. 什么是数据库安全性?

数据库安全性指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免受非法访问、篡改和破坏,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安全性措施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和审计日志等。

4. 什么是数据库完整性?

数据库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准确、一致和可靠。完整性约束(如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用于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5. 什么是数据库并发控制?

数据库并发控制是指管理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操作数据库时,保证数据一致性和正确性的技术。常见的方法有锁机制、时间戳排序和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6. 需求分析要完成哪些工作?

需求分析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 需求获取:收集用户需求。
  2. 需求分析:分析和理解需求,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
  3. 需求规格说明:编写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4. 需求验证:确认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7. 什么是函数依赖,属性之间的函数依赖反映了什么问题?

函数依赖是指在一个关系中,一个属性的值由另一个属性的值唯一确定。例如,学生的学号唯一确定学生的姓名。属性之间的函数依赖反映了数据的内在关系,用于数据库设计中的规范化过程,帮助消除数据冗余和异常。

8. 什么是范式,2NF 与 3NF 的区别是什么?

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种规范,用于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2NF(第二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消除部分依赖。3NF(第三范式)要求消除传递依赖,即非主属性不能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

9. 事务并发执行过程出现死锁,系统有什么对策?

系统对策包括:

  1. 死锁预防:通过设计避免进入死锁状态。
  2. 死锁检测:周期性检测系统中是否存在死锁。
  3. 死锁恢复:通过回滚部分事务来解除死锁。

10. 如何进行查询优化?

查询优化方法包括:

  1. 使用索引:提高查询速度。
  2. 查询重写:将查询重写为更高效的形式。
  3. 执行计划分析:分析和选择最优的执行计划。
  4. 分区和并行处理:分割大表和并行处理查询。

11. ISO 的七层模型是什么?TCP/UDP 是属于哪一层?TCP/UDP 有何优缺点?

ISO的七层模型包括:

  1. 物理层
  2. 数据链路层
  3. 网络层
  4. 传输层
  5. 会话层
  6. 表示层
  7. 应用层

TCP和UDP属于传输层。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具备错误校验和重传机制,但开销较大。UDP提供无连接的快速传输,效率高,但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12. 试比较线路交换与存储转发交换的特点?

线路交换

  1. 特点:在通信开始前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
  2. 优点:通信过程中无延迟,适合实时通信。
  3. 缺点:资源利用率低。

存储转发交换

  1. 特点:数据分成小块(分组)发送,每个分组独立传输和路由。
  2. 优点:高效利用网络资源,适合不同速率和质量的通信。
  3. 缺点:存在传输延迟。

13. 从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出发,操作系统可分哪几类?

操作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如MS-DOS。
  2.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如Windows。
  3. 多用户操作系统:如Unix、Linux。
  4. 实时操作系统:如RTOS。
  5. 分布式操作系统:如Amoeba。
  6. 嵌入式操作系统:如VxWorks。

14. 进程调度有何功能?有哪些常用的调度算法?

进程调度的功能是管理进程的执行顺序和分配CPU时间。常用的调度算法包括:

  1. 先来先服务(FCFS)
  2. 短作业优先(SJF)
  3. 优先级调度
  4. 时间片轮转(RR)
  5. 多级反馈队列

15. 什么是软件过程模型?并至少举 3 个以上的软件过程模型。

软件过程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的方法和框架。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有:

  1. 瀑布模型:线性顺序的开发模型。
  2. 增量模型:分阶段迭代开发。
  3. 螺旋模型:结合了迭代和风险分析。
  4. 敏捷模型:强调快速交付和灵活应变。

16. 什么是高速缓冲存储器?它与主存是什么关系?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一种介于CPU和主存之间的高速存储器,用于提高数据访问速度。Cache存储常用数据和指令,减少CPU对主存的访问次数,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17. 简述中断处理步骤。

中断处理步骤包括:

  1. 中断请求:设备发出中断信号。
  2. 保存上下文:CPU保存当前状态和寄存器内容。
  3. 中断服务:执行中断服务程序(ISR)。
  4. 恢复上下文:恢复CPU之前的状态和寄存器内容。
  5. 返回:CPU继续执行被中断的程序。

18. 关键字 static 的作用是什么?

关键字static在C/C++中有以下作用:

  1. 静态局部变量:在函数内部声明的变量,生命周期为整个程序运行期,但作用域仅限于函数内。
  2. 静态全局变量:在文件作用域内的变量,限制其作用域为文件内。
  3. 静态成员:在类中的成员,属于类而不是对象,所有对象共享该成员。

19.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举例说明。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包括:

  1. 电子游戏:如3D建模和渲染。
  2. 电影特效:如CGI动画和特效。
  3. 医学成像:如CT和MRI图像处理。
  4. 虚拟现实:如VR模拟训练和娱乐。
  5. 设计与制造:如CAD软件。

20. 什么是对象?什么是类?什么是消息?

对象:是类的实例,具有属性和行为。

:是对一类对象的抽象描述,定义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消息:是对象之间通信的方式,用于调用对象的方法或改变对象的状态。

21. IBM 公司的“深蓝”计算机曾经与世界象棋大师进行比赛并获得胜利,“深蓝”体现了计算机哪方面的应用?

IBM的“深蓝”计算机体现了计算机在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在处理复杂计算和模式识别方面的能力。

22. 客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计算机哪方面的应用?

客机和火车订票系统属于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和信息系统应用领域。

23.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

  1.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2. 量子计算
  3.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
  4. 物联网(IoT)
  5. 区块链技术
  6.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
  7. 5G通信技术

24. 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组成。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体系结构包括:

  1. 中央处理器(CPU):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操作。
  2. 存储器:存储指令和数据。
  3. 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数据和指令。
  4. 输出设备:用于输出结果。
  5. 总线系统:用于连接各个组件并传输数据和信号。

25. CPU 主要由哪两大部件组成?

CPU主要由以下两大部件组成:

  1. 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 控制单元(CU):控制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流动。

26. 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形式存储、传输和处理数据?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形式存储、传输和处理数据是因为:

  1. 物理实现简单:二进制只有两种状态(0和1),易于用电子器件实现。
  2. 抗干扰能力强:二进制系统对噪声和误差不敏感。
  3. 逻辑操作简单:二进制便于执行逻辑运算。

27. 什么是 RAM 和 ROM?他们有什么区别?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1. 特点:读写速度快,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丢失。
  2. 用途:用于临时存储正在使用的数据和程序。

ROM(只读存储器)

  1. 特点:只能读不能写,非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2. 用途:用于存储固件和重要程序,如启动程序。

28. USB 是一种什么总线?

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标准的连接接口,用于连接计算机与外部设备,支持数据传输和供电。

29. 机器指令的格式一般分为哪两个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机器指令的格式一般分为以下两部分:

  1. 操作码(Opcode):指定要执行的操作类型。
  2. 操作数(Operand):指定操作的数据或数据的地址。

30. 用流程图表示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什么?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包括:

  1. 顺序结构:按顺序执行的指令。
  2. 选择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执行路径(如if-else)。
  3. 循环结构:重复执行的指令块(如while, for)。

31. 多媒体它包括哪些媒体?

多媒体包括以下媒体:

  1. 文本
  2. 图形
  3. 图像
  4. 音频
  5. 视频
  6. 动画

32. 中国的顶层域名是什么?

中国的顶层域名是“.cn”。

33. B/S 结构和 C/S 结构的主要区别?

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 特点:基于浏览器,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专门的软件。
  2. 优点:易于维护和升级。
  3. 缺点:对网络依赖性强。

C/S(客户端/服务器)结构

  1. 特点: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软件。
  2. 优点:可以提供更强的功能和性能。
  3. 缺点:维护和升级较复杂。

34. 软件系统模块独立性较强的标志是什么?

软件系统模块独立性较强的标志是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低和内聚度高。即模块间的依赖少,而模块内部功能的相关性强。

35.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

  1. 等价类划分:将输入划分为若干等价类,测试每类中的一个或多个代表。例:输入年龄值,将年龄划分为有效范围(0-120)和无效范围(负数或大于120)。
  2. 边界值分析:测试边界值和边界附近的值。例:输入密码长度要求为6-12字符,测试6字符、12字符、5字符、13字符。
  3. 因果图:分析输入条件的组合及其对应的输出结果。例:根据输入不同条件(如用户类型和购买金额)计算折扣。
  4. 决策表:列出输入条件和对应动作的所有组合。例:不同用户角色和操作权限组合的测试。
  5. 状态迁移图:测试不同状态和状态转移的正确性。例:登录状态、注销状态、超时状态的转换。

36. 用于软件测试的工具都有哪些?

用于软件测试的工具包括:

  1. 功能测试工具:如Selenium、QTP。
  2. 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Meter。
  3. 静态分析工具:如SonarQube、PVS-Studio。
  4. 单元测试工具:如JUnit、TestNG。
  5. 代码覆盖率工具:如Cobertura、JaCoCo。

37. 中断(interrupt,如键盘中断)与异常(exception,如除零异常)有何区别?

中断(Interrupt)

  1. 来源:外部设备或硬件。
  2. 触发时机:外部事件发生时。
  3. 处理方式:硬件中断处理程序(ISR)。

异常(Exception)

  1. 来源:CPU内部或软件错误。
  2. 触发时机: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
  3. 处理方式:异常处理程序。

38. Int 和 Integer 有什么区别?

在Java中: int:基本数据类型,存储在栈中,效率高。 Integer:包装类,存储在堆中,提供了更多方法和功能,可以为null。

39. 面向对象的特征有哪些?

面向对象的特征包括:

  1. 封装: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类中,隐藏实现细节。
  2. 继承: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实现代码复用。
  3. 多态:同一操作在不同对象上有不同的实现。
  4. 抽象:通过抽象类和接口定义类的公共接口。

40. 最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有哪些?有什么区别?

常见的软件开发工具有:

  1. IDE:如Eclipse、IntelliJ IDEA、Visual Studio,用于代码编写、调试和运行。
  2. 版本控制工具:如Git、SVN,用于代码版本管理和协作。
  3. 构建工具:如Maven、Gradle,用于项目构建和依赖管理。
  4. CI/CD工具:如Jenkins、Travis CI,用于自动化构建和部署。

区别在于它们的用途和特性,如IDE提供开发环境,版本控制工具管理代码版本,构建工具管理依赖和构建过程,CI/CD工具自动化部署。

41. 常用的软件设计工具有哪些?你觉得哪种最实用?

常用的软件设计工具包括:

  1. UML建模工具:如Enterprise Architect、Visual Paradigm。
  2. 原型设计工具:如Axure、Sketch。
  3. 流程图工具:如Microsoft Visio、Lucidchart。

实用性取决于具体需求,但UML建模工具在系统设计和文档生成方面非常实用。

42. Java 与 .NET 的区别?

Java

  1. 跨平台:通过Java虚拟机(JVM)实现。
  2. 开源:大量开源库和框架。
  3. 广泛应用:特别是在Web和移动开发中。

.NET

  1. 多语言支持:支持C#、VB.NET等多种语言。
  2. Windows集成:与Windows操作系统和服务集成良好。
  3. 丰富的框架:提供丰富的库和工具,特别是在企业应用开发中。

43. 组建一个团队完成一个软件项目,你需要哪几类技术人员?

需要以下几类技术人员:

  1.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规划和管理。
  2. 系统架构师:设计系统架构。
  3. 前端开发工程师:负责用户界面开发。
  4. 后端开发工程师:负责服务器端开发。
  5. 数据库管理员:管理数据库设计和维护。
  6. 测试工程师:负责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
  7. 运维工程师:负责部署和维护系统。

44. 谈谈你对 UML 的认识。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标准化的建模语言,用于描述软件系统的设计。它提供了一套图形化表示法,用于表示系统的结构和行为。常用的UML图包括用例图、类图、顺序图和活动图。

45. 你认为学习数据结构对完成一个软件项目有怎样的意义?

学习数据结构对完成软件项目有以下意义:

  1. 提高算法效率: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显著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2. 优化资源使用:合理的数据结构设计可以减少内存和处理时间。
  3. 解决复杂问题:复杂的数据操作和问题往往依赖于高效的数据结构。

46. 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象和类来组织代码,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对象中,利用继承和多态来实现代码复用和扩展性。

47. 软件工程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软件工程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1. 需求分析: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形成需求文档。
  2. 系统设计:设计系统架构和详细设计。
  3. 编码实现:编写代码实现设计。
  4. 测试验证: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 部署维护:部署软件系统并进行维护和更新。

48. UML 有几类图,分别有什么作用?

UML有以下几类图:

  1. 结构图:表示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类图、对象图、组件图等。
  2. 行为图:表示系统的动态行为,包括用例图、顺序图、活动图等。
  3. 交互图:表示对象之间的交互,包括通信图、交互概述图等。

49. 软件工程各阶段完成的好坏对软件质量又怎样的影响?

软件工程各阶段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软件质量。需求分析阶段的错误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偏差,设计阶段的疏漏会引发实现困难,编码阶段的错误会引入缺陷,测试阶段的不足会遗漏问题,维护阶段的效率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50. 计算机软件中有哪几类?各举一例。

计算机软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Windows, Linux)。
  2. 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 Google Docs)。
  3. 开发软件:如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 Visual Studio)。

51. 说说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过程。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过程包括:

  1. 需求分析:确定系统需求,识别主要对象。
  2. 系统设计:设计系统架构,定义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3.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类的属性和方法。
  4. 编码实现:编写面向对象的代码。
  5. 测试验证:进行面向对象的测试,确保类和对象的正确性。
  6. 维护扩展:根据需求进行系统维护和扩展。

52. 引用作为函数参数时为什么能实现两个实参之间的数据交换?为什么对应实参不能为引用?为什么返回值为引用的函数可以作为左值?

引用作为函数参数可以实现两个实参之间的数据交换,因为传递的是变量的引用,而不是值的副本,对引用的修改会直接反映到实参上。

实参不能为引用是因为实参传递的是变量的引用,而不是变量本身,不能直接使用引用作为实参。

返回值为引用的函数可以作为左值是因为返回引用的函数返回的是变量本身,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赋值操作。

53. 类的成员函数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定义为私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类的成员函数应该在以下情况下定义为私有:

  1. 仅供类内部使用:不希望被外部访问。
  2. 辅助函数:作为类内部的辅助功能,不需要暴露给外部。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类的内部实现细节,提高封装性和安全性。

54. 什么是 this 指针?简述它的作用。

this指针是一个隐含指针,指向当前对象。它的作用包括:

  1. 访问对象的成员:在成员函数中使用。
  2. 返回当前对象:实现方法链调用。
  3. 区分同名变量:在构造函数或方法中区分成员变量和参数。

55. 什么是抽象类?含有纯虚函数的类是抽象类吗?

抽象类是不能实例化的类,只能作为基类使用。含有纯虚函数的类是抽象类,纯虚函数是没有实现的虚函数,需要在派生类中实现。

56. 排序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常见的排序方法有那些?

常见的排序方法有:

  1. 冒泡排序
  2. 选择排序
  3. 插入排序
  4. 快速排序
  5. 归并排序
  6. 堆排序
  7. 希尔排序

57. 数据库表格中常用的字段类型有哪些?

数据库表格中常用的字段类型包括:

  1. 整数型:如INT, BIGINT。
  2. 浮点型:如FLOAT, DOUBLE。
  3. 字符型:如CHAR, VARCHAR。
  4. 日期时间型:如DATE, DATETIME。
  5. 二进制型:如BLOB。

58. 软件测试的方法有哪些?区别?

软件测试的方法包括:

  1. 黑盒测试:测试软件功能而不考虑内部结构,主要关注输入和输出。
  2. 白盒测试:测试软件的内部结构和逻辑,检查代码的执行路径。
  3. 灰盒测试:结合黑盒和白盒测试,部分了解内部结构的测试。

区别在于测试的角度和关注点不同,黑盒测试关注外部行为,白盒测试关注内部逻辑,灰盒测试介于两者之间。

59. 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从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到维护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需求分析
  2. 系统设计
  3. 编码实现
  4. 测试验证
  5. 部署实施
  6. 维护更新

60. 登陆系统时的密码设置是如何实现的?

登陆系统时的密码设置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用户输入密码
  2. 对密码进行加密(如哈希)
  3. 将加密后的密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密码进行比较
  4. 验证成功则允许登陆,验证失败则拒绝登陆

61. 常用的数据库软件有哪些?区别?

常用的数据库软件包括:

  1. 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Oracle。特点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强大的事务管理。
  2. NoSQL数据库:如MongoDB、Cassandra。特点是灵活的数据模型,适合大数据和高并发应用。

区别在于数据存储模型、查询方式和应用场景不同。

62. 结构化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区别?

结构化程序设计

  1. 基本思想:自顶向下,模块化设计。
  2. 关注点:算法和数据的分离。
  3. 优点:逻辑清晰,易于理解。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 基本思想:通过对象和类组织代码。
  2. 关注点:数据和操作的封装。
  3. 优点:代码重用性高,扩展性强。

63. 什么是 UML?UML 建模工具的比较?

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标准化的建模语言,用于描述和设计软件系统。常用的UML建模工具包括:

  1. Enterprise Architect:功能强大,支持多种UML图。
  2. Visual Paradigm:界面友好,支持团队协作。
  3. StarUML:开源,轻量级。

64. 常用的编程语言有哪些?区别?

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

  1. Java:面向对象,跨平台,广泛用于企业级应用。
  2. Python:语法简洁,强大的库支持,适用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
  3. C++:高性能,适用于系统级编程和游戏开发。
  4. JavaScript:前端开发语言,广泛用于Web开发。
  5. C#:与.NET平台紧密结合,适用于Windows应用开发。

区别在于语法、应用场景和平台支持不同。

65.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专用计算系统,集成在设备或产品中,执行特定任务。常见于家电、汽车、医疗设备等。

66.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哪些?区别?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

  1. Windows:用户友好,广泛应用于个人和企业。
  2. Linux:开源,灵活性高,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开发。
  3. macOS:苹果公司开发,界面美观,集成度高。

区别在于内核、用户界面和应用场景不同。

67. 什么是中断?

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硬件或软件产生的信号,用于打断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预定义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断使得计算机能够及时响应各种事件,如输入输出操作、时钟信号等。

68. 计算机硬件有哪几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2. 内存(RAM):用于存储正在处理的数据和指令。
  3. 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4.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用于输入数据。
  5.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用于输出数据。
  6. 主板:连接和协调其他硬件组件。
  7. 电源:为计算机提供电力。

69.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有哪些不同?

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的主要区别包括:

  1. 传输方式:

    • 并行通信:多条数据线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 串行通信:一条数据线按顺序传输比特。
  2. 速度:

    • 并行通信:速度较快,但易受距离限制和电磁干扰。
    • 串行通信:速度稍慢,但适合长距离传输,抗干扰能力强。
  3. 应用:

    • 并行通信:常用于短距离高速传输,如计算机内部总线。
    • 串行通信:常用于长距离通信,如USB、串口通信。

70. 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用于在CPU和主存(RAM)之间提供一个高速的数据缓冲区。其目的是:

  1. 加速数据访问:Cache访问速度比主存更快,减少CPU等待时间。
  2. 提高系统性能:减少主存访问次数,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71. SRAM 与 DRAM 有什么区别?

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主要区别包括:

  1. 存储原理:

    • SRAM:使用触发器存储数据,不需要刷新。
    • DRAM:使用电容存储数据,需要定期刷新。
  2. 速度:

    • SRAM:速度较快。
    • DRAM:速度较慢。
  3. 功耗:

    • SRAM:功耗较大。
    • DRAM:功耗较小。
  4. 应用:

    • SRAM:常用于Cache。
    • DRAM:常用于系统内存(RAM)。

72. 8086CPU 由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8086 CPU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 执行单元(EU):负责指令的执行,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数据传输。
  2. 总线接口单元(BIU):负责与外部总线通信,包括指令预取、地址生成和数据传输。

73. I/O 端口有哪两种编址方式?

I/O端口的两种编址方式是:

  1. 独立编址(I/O Mapped I/O):I/O端口地址与内存地址空间分开,使用专门的I/O指令访问。
  2. 统一编址(Memory Mapped I/O):I/O端口地址与内存地址空间统一,通过普通的内存读写指令访问。

74. 什么是总线?

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连接CPU、内存和外设,负责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总线通常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75. 简述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层:

  1. 寄存器:CPU内部,访问速度最快,容量最小。
  2. Cache:位于CPU与主存之间,存取速度快,容量小。
  3. 主存(RAM):存取速度适中,容量较大。
  4. 辅助存储:如硬盘、SSD,存取速度较慢,容量最大。
  5. 外部存储:如光盘、U盘,主要用于数据备份和转移。

76. 简述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

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包括:

  1. 数据传输: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2. 信号转换:将外部设备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信号,或将计算机信号转换为外部设备可以识别的信号。
  3. 控制功能:管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控制信号,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77. 你如何检验你的设计的正确性或健壮性?

检验设计的正确性或健壮性的方法包括:

  1. 代码审查:通过同行审查代码,发现潜在问题。
  2. 单元测试:对每个单独的模块进行测试,确保其正确性。
  3. 集成测试:在系统级别进行测试,确保各模块正确集成。
  4. 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5. 压力测试:在高负荷条件下测试系统,确保其稳定性和性能。

78.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uC/OS-II 任务状态转换图?

uC/OS-II任务状态转换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状态:

  1. 就绪状态:任务已准备好运行,但还没有获得CPU时间。
  2. 运行状态:任务正在执行。
  3. 等待状态:任务等待某个事件(如I/O操作完成或信号)。
  4. 中断状态:任务被中断,等待中断处理完成后继续执行。

任务状态的转换包括:

  1. 从就绪到运行:调度器选择任务执行。
  2. 从运行到等待:任务等待某个事件。
  3. 从等待到就绪:等待的事件发生。
  4. 从运行到中断:发生中断请求。
  5. 从中断到运行:中断处理完成后恢复。

79. 什么叫 C/S, 什么叫 B/S?

C/S(客户端/服务器)和B/S(浏览器/服务器)是两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架构。

  1. C/S架构
    • 特点: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服务器直接通信。
    • 优点:响应速度快,可离线操作。
    • 缺点:客户端需要安装软件,维护困难。
    • 例子:传统的桌面应用程序(如QQ、Outlook)。
  2. B/S架构
    • 特点:通过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
    • 优点: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易于维护和更新。
    • 缺点:依赖网络,响应速度受限。
    • 例子:网页应用(如Google Docs、淘宝)。

80. 常见的动态页面技术有哪些?

常见的动态页面技术包括:

  1. ASP.NET:由微软开发,基于.NET框架。
  2. JSP(Java Server Pages):基于Java的动态页面技术。
  3. PHP:开源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
  4. Ruby on Rails:基于Ruby的Web应用框架。
  5. Node.js:基于JavaScript的服务器端运行环境。

81. ASP.NET 与 JSP 各自的优劣有哪些?

ASP.NET

  • 优点:

    • 集成于.NET框架,提供丰富的类库和工具支持。
    • 支持多种语言(如C#、VB.NET)。
    • 强大的IDE支持(如Visual Studio)。
  • 缺点:

    • 依赖Windows平台。
    • 学习曲线较陡峭。

JSP

  • 优点:

    • 基于Java,跨平台。
    • 与其他Java技术(如Servlet、JDBC)无缝集成。
    • 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
  • 缺点:

    • 开发环境配置较复杂。
    • 页面和业务逻辑混杂,不易维护。

82. 列举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

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包括:

  1. 简洁性:界面设计应简单明了,减少用户操作步骤。
  2. 一致性:保持界面元素和操作的一致性,减少用户学习成本。
  3. 可用性:界面应易于使用,提供清晰的指示和反馈。
  4. 可访问性:界面应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如色盲用户、视力障碍用户。
  5. 响应性:界面应快速响应用户操作,避免长时间等待。
  6. 可恢复性:提供撤销和恢复功能,允许用户纠正错误。

83. DBMS 是什么意思?

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提供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和数据管理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84. DBA 是干什么的?

DBA(Database Administrator,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主要职责包括:

  1. 安装和配置:安装数据库软件,配置数据库环境。
  2. 备份和恢复:制定和实施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
  3. 性能优化:监控和优化数据库性能,解决性能瓶颈。
  4. 安全管理:设置和管理数据库用户权限,确保数据安全。
  5. 故障排除:解决数据库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85. 什么是类?什么是对象?除类、对象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还有其它哪些特征?什么是方法的重载、覆盖?

:类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基本概念,是对象的模板或蓝图,定义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对象:对象是类的实例,包含类定义的属性和方法。

其他特征

  1. 封装: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对象内部,隐藏实现细节。
  2. 继承:允许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实现代码复用。
  3. 多态: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不同的响应。

方法的重载:在同一个类中,允许多个同名方法具有不同的参数列表。

方法的覆盖:子类重新定义父类的某个方法,方法名、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必须相同。

86.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协议互相连接而成的系统,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类型。

87. 集成测试时采用的集成策略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集成测试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大爆炸集成:将所有模块同时集成,然后进行测试。

  2. 增量集成

    :逐步集成模块进行测试,分为以下两种:

    • 自顶向下集成:从系统的顶层模块开始,逐步集成下层模块。
    • 自底向上集成:从系统的底层模块开始,逐步集成上层模块。
  3. 混合集成:结合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集成顺序。

  4. 功能集成:按功能模块进行集成测试。

88. Access 中表间的关系有几种,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Access中表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

  1. 一对一(1:1)关系:每个表中的每条记录与另一个表中的每条记录有且只有一条对应关系。

  2. 一对多(1)关系:一个表中的每条记录可以与另一个表中的多条记录对应,最常见的关系类型。

  3. 多对多(M)关系:一个表中的每条记录可以与另一个表中的多条记录对应,通常通过中间表实现。

89. 计算机网络七层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七层模型是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包括以下七层:

  1.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
  2. 数据链路层:负责节点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3.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4.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5. 会话层:管理会话和数据交换。
  6. 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加密解密。
  7. 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接口。

90. 面向对象中构造函数(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区别是什么?类定义的完整格式是什么?

构造函数(方法)

  • 用于创建对象时初始化对象的状态。
  • 名称与类名相同,无返回值。
  • 自动调用,不需要显示调用。

其它方法

  • 用于定义对象的行为。
  • 可以有任意名称,有返回值类型。
  • 需要通过对象调用。

类定义的完整格式

public class ClassName {
    // 属性(成员变量)
    private DataType attributeName;

    // 构造函数
    public ClassName() {
        // 初始化代码
    }

    // 方法
    public ReturnType methodName(ParameterType parameter) {
        // 方法体
    }
}

91. 顺序模型主要从哪个角度来描述系统?

顺序模型(又称瀑布模型)主要从系统开发过程的角度来描述系统。它强调开发过程的顺序性,每个阶段(如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和维护)依次进行,前一个阶段的输出作为下一个阶段的输入。

92. 子网掩码的作用?VLAN 的含义?

子网掩码的作用

  • 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确定一个网络中的有效地址范围。

VLAN(虚拟局域网)的含义

  • VLAN是一种将网络划分为逻辑上的多个网段的方法,即使这些网段在物理上处于同一网络设备上。VLAN提高了网络管理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93. 测试用例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般包括几个元素,分别是什么。

测试用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元素:

  1. 测试用例标识:唯一标识测试用例的编号或名称。
  2. 测试项:被测试的功能或模块。
  3. 输入数据:用于测试的具体数据。
  4. 预期结果:测试通过时的期望输出。
  5. 实际结果:测试执行后的实际输出。
  6. 测试步骤:执行测试的具体步骤。
  7. 测试环境:测试时的软硬件环境配置。
  8. 备注:其他需要说明的信息。

94. 多媒体的定义、包括的信息种类、基本特性及应用实例。

多媒体的定义

  • 多媒体是指通过多种媒介(如文字、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综合表现和传递信息的技术。

包括的信息种类

  • 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

基本特性

  • 综合性:集成多种媒体形式。
  • 交互性:用户可以与内容进行互动。
  • 实时性:实时处理和传输信息。
  • 集成性:各类媒体内容高度集成。

应用实例

  • 电子学习(e-Learning)、视频会议、虚拟现实(VR)、数字广告、娱乐和游戏。

95. CLR 支持的两种类型以及它们的内存分配方式?

CLR(Common Language Runtime,公共语言运行时)支持两种类型:

  1. 值类型(Value Type)
    • 直接存储数据,内存分配在栈上。
    • 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和结构体(struct)。
  2. 引用类型(Reference Type)
    • 存储对象的引用,内存分配在堆上。
    • 包括类(class)、数组和接口。

96. 谈一下对双核的理解,并讲叙 Intel、AMD 的双核 CPU。

双核处理器

  • 是指在一个物理CPU中集成两个独立的处理核心,每个核心有自己的缓存和控制器,能并行处理任务,提高系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和性能。

Intel 双核 CPU

  • Core Duo:Intel早期的双核处理器,采用32位架构。
  • Core 2 Duo:改进版,采用64位架构,性能更高。
  • Core i3/i5/i7:现代双核处理器,集成更多功能,如超线程技术。

AMD 双核 CPU

  • Athlon 64 X2:AMD早期的双核处理器,64位架构。
  • Phenom:改进版,集成更多缓存和优化技术。
  • Ryzen:现代双核处理器,采用Zen架构,性能和能效显著提升。

97. 说明数据字典、关系模式、视图、实体的基本概念。

数据字典

  • 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信息的集合,包括表结构、字段定义、索引、视图、存储过程等元数据。

关系模式

  • 是关系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描述,定义了表和表之间的关系,包括表名、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等。

视图

  • 是基于一个或多个表的查询结果集,作为虚拟表存储在数据库中。视图不存储实际数据,只存储查询逻辑。

实体

  • 在数据库设计中,实体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或事物的抽象表示,具有属性和行为。例如,在学生管理系统中,学生和课程都是实体。

98. 应用层协议举例?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

  •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用于网页浏览。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用于文件传输。
  •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用于发送电子邮件。
  •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用于接收电子邮件。
  • 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用于管理和读取电子邮件。
  • DNS(Domain Name System):用于域名解析。
  • Telnet:用于远程登录。

99. 软件测试的过程由哪几个步骤组成。

软件测试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需求分析:理解和分析测试需求。
  2. 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策略、范围、资源和时间表。
  3. 测试设计: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脚本。
  4. 测试环境搭建:准备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
  5. 测试执行:运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
  6. 缺陷报告:记录和报告发现的问题和缺陷。
  7. 回归测试:修复缺陷后,重新测试确保问题解决。
  8. 测试总结:分析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评估测试过程和结果。

100. 传统以太网工作原理?

传统以太网采用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载波监听:网络设备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确保没有其他设备在传输数据。
  2. 多路访问:多个设备共享同一通信信道。
  3. 冲突检测:如果两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会发生冲突。设备检测到冲突后,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随机时间后重试。

这种机制适用于总线拓扑结构的以太网,随着交换机技术的发展,现代以太网已不再依赖CSMA/CD机制,而是通过交换机实现全双工通信,避免冲突。

101.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包括:

  1. 电子邮件:通过带有恶意附件或链接的电子邮件传播。
  2. 网络共享:通过共享网络驱动器和文件夹传播。
  3. 下载软件:通过下载和安装受感染的软件传播。
  4. 即时消息:通过聊天工具发送的链接或文件传播。
  5. 外部存储设备:通过USB驱动器、CD/DVD等外部存储设备传播。
  6. 网站浏览:通过访问被恶意代码感染的网站传播。

102.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文件名最多由多少个字符组成?禁止使用的字符有什么?用实例操作在某一文件夹中建立随机指定文件的快捷方式。

文件名长度

  • 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名最多可以由255个字符组成。

禁止使用的字符

  • Windows文件名中禁止使用以下字符:\ / : * ? ” < > |

实例操作

  1. 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
  2. 导航到要创建快捷方式的文件夹。
  3. 右键点击文件夹空白处,选择“新建”->“快捷方式”。
  4.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目标文件的路径,然后点击“下一步”。
  5. 为快捷方式命名,然后点击“完成”。

10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性?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的主要特性包括:

  1. 封装:将数据和操作封装在对象内部,隐藏实现细节,提供接口访问。
  2. 继承:允许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实现代码复用和扩展。
  3. 多态: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不同的响应,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 抽象:通过抽象类和接口定义对象的抽象类型,简化复杂系统的设计。

104. 列出几种音频、影像和视频文件的格式,视频压缩的标准有哪些?MP3、MP4对应的标准哪个?

音频文件格式

  • MP3、WAV、AAC、FLAC、OGG

影像文件格式

  • JPEG、PNG、GIF、BMP、TIFF

视频文件格式

  • MP4、AVI、MKV、MOV、WMV

视频压缩标准

  • H.264、H.265(HEVC)、MPEG-2、MPEG-4

MP3和MP4对应的标准

  • MP3:MPEG-1 Audio Layer 3,是一种音频编码格式标准。
  • MP4:MPEG-4 Part 14,是一种多媒体容器格式标准,可以包含视频、音频、字幕等多种数据。

105. 类模型可以用于静态建模吗?为什么?

类模型可以用于静态建模。类模型描述了系统中的类及其属性、方法和类之间的关系,是系统静态结构的抽象表示。通过类模型,可以清晰地表达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层次结构,有助于系统设计和理解。

106. IP 地址与 MAC 地址?

IP地址

  •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分配给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用于设备之间的通信。
  • 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1.1。
  • IPv6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用冒分十六进制表示,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MAC地址

  •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是分配给网络接口的唯一硬件地址,用于局域网内的通信。
  • MAC地址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用冒分十六进制表示,如00:1A:2B:3C:4D:5E。

107. Select 命令中排序命令 Order by 缺省时是升序还是降序?参数 Desc 是什么意思?

Order by 命令

  • 在SQL的Select命令中,使用Order by对结果进行排序。
  • 缺省情况下,Order by 是按升序(ASC)排序。
  • 参数Desc表示按降序排序。

108. 在安装有 Windows 操作系统的个人计算机上,如何建立带有密码保护的屏幕保护程序,试进行实际操作。

建立带有密码保护的屏幕保护程序

  1. 右键点击桌面,选择“个性化”。
  2. 在左侧菜单中选择“锁屏界面”。
  3. 向下滚动,点击“屏幕保护程序设置”。
  4. 在屏幕保护程序设置窗口中,选择一个屏幕保护程序。
  5. 勾选“在恢复时显示登录屏幕”以启用密码保护。
  6. 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109. 网络协议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网络协议的关键要素包括:

  1. 语法:数据格式和编码。
  2. 语义:控制信息和错误处理。
  3. 时序:同步和顺序控制。

110. 解释 UML、XML、Ajax 等。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 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用于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标准化建模语言。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 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一种用于定义和传输数据的标记语言。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 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一种用于创建动态网页应用的技术,允许在不重新加载整个网页的情况下异步更新部分内容。

111. 简述静态测试方法与动态测试方法的区别。

静态测试方法

  • 不执行代码,主要通过代码审查、走查和代码分析工具进行。
  • 主要用于发现语法错误、编码标准违规和潜在的逻辑错误。

动态测试方法

  • 执行代码,通过实际运行程序进行测试。
  • 主要用于发现运行时错误、逻辑错误和性能问题。

112. 路由器作用?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

  1. 网络连接: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2. 路径选择:根据路由表和路由算法选择数据包的最优传输路径。
  3. 网络隔离:隔离不同子网,减少广播风暴,提高网络性能。
  4. 网络地址转换(NAT):实现内网和公网之间的地址转换,保护内网安全。

113.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多少?商业软件、免费软件、共享软件的定义和实例。

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

  • 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商业软件

  • 定义:需要购买授权才能使用的软件。
  • 实例:Microsoft Office。

免费软件

  • 定义:可以免费使用的软件,有时会有功能限制或广告。
  • 实例:Google Chrome。

共享软件

  • 定义:可以免费试用一段时间或部分功能,试用期后需要付费才能继续使用的软件。
  • 实例:WinRAR。

114. Java 程序的事件处理机制?以单击按钮为例说明实现过程。

Java 程序的事件处理机制

  • Java采用委托事件模型(Delegation Event Model),事件源产生事件,通过事件监听器处理事件。

单击按钮的实现过程

  1. 创建一个按钮组件:

    JButton button = new JButton("Click Me");
  2. 实现事件监听器接口:

    button.addActionListener(new ActionListener() {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
           // 处理事件的代码
           System.out.println("Button Clicked!");
       }
    });
  3. 将按钮添加到容器中:

    JFrame frame = new JFrame("Example");
    frame.add(button);
    frame.setSize(300, 200);
    frame.setVisible(true);

115. 磁盘陈列、双机热备、集群等含义?

磁盘陈列(RAID)

  • 多个磁盘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性能。
  • 常见类型:RAID 0(条带化)、RAID 1(镜像)、RAID 5(分布式奇偶校验)。

双机热备

  • 两台服务器互为备用,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另一台自动接管其工作,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集群

  • 多台服务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计算任务,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可靠性。

116. 同步消息和异步消息的区别。

同步消息

  • 发送方发送消息后,等待接收方处理并返回结果,再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 典型应用:远程过程调用(RPC)。

异步消息

  • 发送方发送消息后,不等待接收方处理结果,立即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 典型应用:消息队列系统(如RabbitMQ、Kafka)。

117. 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及关系?

数据链路层包括两个子层:

  1.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提供逻辑链路控制和数据流控制。
  2.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负责介质访问控制和地址寻址。

关系:

  • LLC子层位于MAC子层之上,负责逻辑链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而MAC子层负责物理介质的访问和数据帧的传输。

118. 简述黑盒测试方法与白盒测试方法的区别。

黑盒测试方法

  • 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基于输入和输出进行测试。
  • 主要用于验证软件功能和需求,检查软件是否按预期工作。
  • 例子: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

白盒测试方法

  • 考虑程序内部结构,通过代码覆盖率等指标进行测试。
  • 主要用于检查软件内部逻辑和实现,发现隐藏的错误。
  • 例子:单元测试、路径测试。

119. SQL 命令 Select 中的 Where 条件筛选中,它属于数据库中的三种关系运算的哪一个?Where 常用的 5 个参数是什么?

Where 条件筛选

  • 属于数据库中的选择运算(Selection)。

常用的 5 个参数

  1. 等于(=):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column = value;
  2. 不等于(<> 或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column <> value;
  3. 大于(>):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column > value;
  4. 小于(<):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column < value;
  5. 范围(BETWEEN):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column BETWEEN value1 AND value2;

120. TCP 三次握手?

TCP 三次握手过程: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同步)包到服务器,表示请求建立连接。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回复一个SYN-ACK(同步-确认)包,表示同意建立连接。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SYN-ACK包,回复一个ACK(确认)包,表示连接建立成功。

三次握手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TCP连接正式建立,可以开始数据传输。

121. OSPF 和 RIP 路由算法?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 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基于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
  • 支持VLSM(可变长度子网掩码)、区域划分、分层设计等特性。
  • 适用于大型复杂网络,具有较高的路由选择效率和可靠性。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基于Bellman-Ford算法计算最短路径。
  • 使用跳数作为路由选择指标,最大支持15跳,不支持VLSM和区域划分。
  • 适用于小型简单网络,对于大型网络性能较差。

122. 简答什么是宏?宏的用处?

  • 宏是一种预处理器指令,用于在代码中定义一段可替换的文本。
  • 在程序编译之前,预处理器会将宏展开成相应的文本,以便编译器处理。

宏的用处

  1. 代码复用:可以将重复使用的代码片段定义为宏,在需要时直接调用。
  2. 代码简化:可以使用宏来简化代码,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
  3. 条件编译:可以使用宏来实现条件编译,根据不同条件编译不同的代码。

123. 简述 TCP、UDP 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
  • 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恢复机制。
  • 适用于要求数据完整性和顺序性的应用,如HTTP、FTP、SMTP等。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 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基于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
  • 不提供数据包的顺序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只负责数据的传输。
  • 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对数据完整性要求较低的应用,如视频流、音频流等。

124. “鱼”和“动物”两个类的关系属于什么关系?

“鱼”和“动物”两个类的关系属于继承关系

  • “鱼”是“动物”的一种,即“鱼”继承自“动物”类。
  •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鱼”类可以继承“动物”类的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定义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方法。

125. 光纤分类及区别?

光纤分类

  1. 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SMF):用于长距离传输,具有较小的传输损耗和色散。
  2.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MMF):用于短距离传输,具有较大的传输损耗和色散。

区别

  • 传输距离: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 传输损耗:单模光纤的传输损耗较小,多模光纤的传输损耗较大。
  • 传输带宽:单模光纤的传输带宽较大,多模光纤的传输带宽较小。

126. 病毒的理解?列出几种木马和其它病毒。

病毒

  • 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可以自我复制并感染计算机系统,

  • 造成各种破坏,如删除文件、篡改数据、窃取信息等。病毒通常通过植入到合法程序中、通过网络传播、通过恶意链接等方式传播。

    几种木马和其他病毒

    1. Trojan Horse(木马):伪装成正常程序,实际上包含恶意功能,如窃取用户信息、远程控制等。常见的木马有SubSeven、NetBus等。
    2. Worm(蠕虫):通过网络传播并自我复制,具有自启动和传播能力,如ILOVEYOU、Nimda等。
    3. Spyware(间谍软件):潜伏在计算机中,监视用户活动并窃取敏感信息,如键盘记录器、屏幕捕捉器等。
    4. Ransomware(勒索软件):加密用户文件并勒索赎金,如WannaCry、CryptoLocker等。
    5. Adware(广告软件):在用户计算机中显示广告,可能会导致系统变慢或者影响用户体验,如Superfish、Genieo等。

    这些恶意软件都会对计算机系统和用户信息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安全工具进行防范和清除。

127. 什么是宽带和带宽?香农公式的含义?

宽带

  • 宽带是指网络传输中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比特数(bps)来衡量。
  • 它表示网络传输通道的能力,即能够同时传输多少数据量。

带宽

  • 带宽是指信号传输通道中的频率范围,通常以赫兹(Hz)来衡量。
  • 它表示信号传输通道的频率范围,即信号能够传输的频率范围。

香农公式的含义

  • 香农公式是由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提出的,用于计算数据传输的理论上限。
  • 其含义是:在给定的带宽和信噪比下,数据传输的最大速率是带宽与信道容量之间的乘积,即:C=B×log⁡2(1+S/N)C = B \times \log_2(1 + S/N)C=B×log2(1+S/N) 其中,CCC表示信道容量,BBB表示带宽,S/NS/NS/N表示信噪比。

128. 双绞线连接网络设备方法?

双绞线连接网络设备的方法通常使用RJ45连接器,并遵循以下步骤:

  1. 准备双绞线:选择合适类型的双绞线(如Cat5e、Cat6),根据需要裁剪合适长度的线缆。
  2. 剥离外皮:使用剥线工具剥离双绞线两端的外皮,露出内部的8根绞线。
  3. 整理绞线:将每根绞线按照标准顺序排列,通常是按照T568B或T568A标准排列。这两种标准的排列顺序略有不同,但通常选择其中一种,并确保两端的排列方式相同。
  4. 插入RJ45连接器:将整理好的绞线插入RJ45连接器的插孔中,确保每根绞线都正确地插入到对应的插孔中。
  5. 压接连接器:使用压线钳将RJ45连接器压接到双绞线上,确保连接器牢固地固定在线缆上,且每根绞线都被连接器夹紧。
  6. 测试连接: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对刚刚连接的双绞线进行测试,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7. 连接网络设备:将连接好的双绞线的一端连接到网络设备的端口上,例如交换机、路由器或计算机的网卡端口。
  8. 固定线缆:使用线缆夹或线缆管理系统将线缆固定在墙壁或地面上,避免杂乱和损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正确地使用双绞线连接网络设备,建立网络连接。

129. 利用脉码调制技术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决定其转换质量的参数是?

在利用脉码调制(PCM)技术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时,决定其转换质量的参数是采样频率量化位数

  • 采样频率:采样频率决定了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的分辨率,即采样的频率越高,模拟信号的波形就能够更精细地被采样,从而保留更多的原始信息。
  • 量化位数:量化位数决定了模拟信号的幅度范围被分成的等级数,即采样值的精度。位数越多,精度越高,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模拟信号的幅度。

这两个参数的选择对于数字信号的重构和保真度至关重要。更高的采样频率和更多的量化位数通常会带来更好的信号质量,但也会增加数据量和系统成本。

130. 同步时分多路共传和异步时分多路共传区别?

同步时分多路共传(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TDMA是一种多路复用技术,不同用户在同一个频率上通过时间分割的方式进行通信。
  • 时间分割由中央调度器控制,各用户按照预定的时隙顺序发送数据。
  • 所有用户在同一频率上交替使用,但每个用户只在自己的时隙内发送数据,因此不会发生碰撞。

异步时分多路共传(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FDMA也是一种多路复用技术,不同用户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通信。
  • 每个用户被分配一个独立的频率带宽,各用户之间的频率带宽不重叠。
  • 用户之间不需要进行时隙分配和同步,因此可以随时发送数据,但频率资源利用率较低。

区别

  1. 资源分配方式:TDMA通过时间分割资源,FDMA通过频率分割资源。
  2. 碰撞问题:TDMA不会发生碰撞,因为每个用户有自己的时隙;FDMA中用户之间的频率资源是独立的,也不会发生碰撞。
  3. 系统复杂度:TDMA需要中央调度器对时隙进行管理,系统复杂度较高;FDMA不需要中央调度器,系统复杂度较低。

131. 以太网命名规则?

以太网命名规则通常采用以下格式:[速率]-[介质类型]-[特殊属性]。

例如:

  • 10Base-T:速率为10 Mbps,基于双绞线(Base)的以太网。
  • 1000Base-SX:速率为1000 Mbps,基于多模光纤(SX)的以太网。

132. 什么是 DQDB?

DQDB(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是一种分布式队列双总线技术,用于在宽带集成服务数字网(B-ISDN)中实现局域网(LAN)互连。其特点包括:

  • 分布式队列:采用分布式队列技术进行帧的存储和发送,提高了帧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 双总线:采用双总线结构,即两个独立的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吞吐量。
  • 连接性:DQDB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LAN,如以太网、令牌环等,实现异构网络的互连。

DQDB在1990年代是一种较为流行的LAN互连技术,但由于其复杂性和成本较高,逐渐被以太网等技术所取代。

133. 分组交换的具体工作方式?

分组交换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1. 数据分组:数据在发送端被划分为多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包(分组)。

  2. 路由选择:每个数据包携带目标地址信息,经过路由选择算法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

  3. 传输:数据包根据路由选择结果被传输到目标地址。

  4. 存储转发:数据包到达每个中间节点时,先暂时存储在节点缓存中,然后根据目标地址再对下一个节点进行转发,直到到达目标地址。

  5. 重新组装:一旦数据包到达目标地址,它们被重新组装成原始数据。

  6. 交付:重新组装的数据被交付给接收端应用程序。

    在分组交换中,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不会按照固定的路径传输,而是根据网络情况动态选择路径,因此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与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因此更加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传输时间较长的通信场景。

134. 负载和吞吐量区别?

负载是指系统正在承受的工作量或压力,通常用于描述系统的工作状况。负载可以是计算机系统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网络流量等。负载越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就越受到挑战,可能导致性能下降或系统崩溃。

吞吐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系统成功完成的工作量或处理能力。吞吐量通常用于描述系统的性能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数据传输量、文件传输速率等。吞吐量越高,系统的处理能力越强,性能越好。

区别在于负载关注系统当前的工作状况,而吞吐量关注系统的处理能力。负载描述了系统的压力或工作量,而吞吐量描述了系统的性能或效率。一个系统的负载可能很高,但由于其高吞吐量,仍能够有效地处理任务。

135. 交换机的工作方式?

交换机是在局域网中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其主要工作方式包括:

  1. 学习MAC地址:交换机通过接收数据帧并学习源MAC地址来构建MAC地址表,记录每个端口上连接的设备的MAC地址。
  2. 转发数据帧:当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时,它会检查目标MAC地址表以确定应该将数据帧转发到哪个端口。如果目标MAC地址已知,交换机会直接将数据帧转发到相应端口;如果目标MAC地址未知,则交换机会广播数据帧到所有端口,以便让目标设备回应。
  3. 建立连接表:交换机会根据收到的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更新连接表,以便将来能够更快地转发数据帧。
  4. 实现二层转发: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第二层),负责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帧,因此它能够提供较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较低的延迟。
  5. 过滤和隔离网络流量:交换机能够根据MAC地址、VLAN等信息对数据流量进行过滤和隔离,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管理灵活性。

136. TCP/IP 协议是几个协议?

TCP/IP协议是由多个协议组成的网络协议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协议:

  1.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顺序性和完整性。
  2.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负责实现数据的路由和转发,是因特网的基础协议,支持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3.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数据量较小的应用场景。
  4.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中传输超文本文档,是万维网的基础协议。
  5.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
  6.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中传输电子邮件。
  7.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

137.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网络),于1969年建立。ARPANET是一个由分散式节点组成的分组交换网络,旨在连接美国各大研究机构和大学的计算机,促进科学研究和信息共享。ARPANET的成功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后来发展成为了现代互联网的雏形。

138. OSI 模型分为哪七个层次?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型分为以下七个层次: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数据的物理介质和信号传输,包括电压、光信号等。它定义了传输介质、接口标准和传输速率等。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通过检错和纠错功能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包括物理地址的寻址、帧同步、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等。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网络间的数据路由和转发,实现数据包的选路和转发。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路径选择、逻辑地址寻址和拥塞控制等。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负责数据的分段、流量控制和错误恢复。在传输层,数据被分割成适当的大小并传输到目的地。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管理会话的建立、维护和终止,确保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顺序正确。它定义了会话的开始、结束和管理。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格式化、编码和解码,提供数据的语法和语义表示。在表示层,数据被转换成适合传输的格式。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应用,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在应用层,用户可以访问各种网络服务和资源。

139. EPROM 是指什么?

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只读存储器,可以通过特殊的操作擦除并重新编程。EPROM在制造时被写入数据后,可以被紫外线照射以清除数据,然后重新编程。它通常用于存储固件或配置信息,如BIOS芯片和嵌入式系统中的存储器。

140. 什么是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是一组处理器支持的机器指令的集合,用于执行特定的计算任务和操作。指令系统定义了处理器可以执行的操作类型、指令格式、操作数类型和寻址方式等。它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

141. Cache 是指什么?

Cache(高速缓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一种高速存储器,位于CPU和主内存之间。Cache的作用是加快数据的访问速度,通过在Cache中存储常用的数据和指令,减少了CPU访问主内存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14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指令,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2. 存储器(Memory):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包括内存(RAM)和永久存储器(如硬盘、固态硬盘)。
  3. 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和指令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
  4.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或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5. 存储设备:用于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光盘驱动器等。
  6. 总线:连接各个硬件组件的通信通道,负责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7. 外部接口: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或网络的接口,如USB接口、网络接口等。

143.如何设置一个 Word 文件中的不同页眉?

在 Word 文件中设置不同的页眉可以通过分节符来实现,步骤如下:

  1. 打开 Word 文件
    • 打开你需要编辑的 Word 文件。
  2. 插入分节符
    • 将光标放在需要不同页眉的页面开头。
    • 选择“布局”选项卡(在旧版本中是“页面布局”)。
    • 点击“分隔符”按钮,然后选择“下一页”以插入一个分节符。
  3. 取消页眉链接
    • 双击新节的页眉区域以进入页眉编辑模式。
    • 在页眉工具中的“设计”选项卡(旧版本中为“页眉和页脚工具”)中,点击“链接到前一节”以取消选中它。这样,新节的页眉就不会再与前一节的页眉相同。
  4. 编辑新节的页眉
    • 现在你可以编辑新节的页眉,它将与前一节不同。
  5. 重复步骤
    • 重复上述步骤为文档的其他部分设置不同的页眉。

按照这些步骤,你就可以在一个 Word 文件中为不同的部分设置不同的页眉了。

144.Word 中如何选择一个矩形区域?

  • 在 Word 文档中按住 Alt 键,然后用鼠标拖动以选择一个矩形区域。这可以用来选择表格中的特定单元格或文本的矩形块。

145.网络是否相连,用哪条指令测试?

  • 使用 ping指令测试网络连接。例如:

    ping www.google.com

    如果网络相连,你会看到类似于如下的回复:

    Pinging www.google.com [IP 地址]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IP 地址: bytes=32 time=xxms TTL=xx

146.B、KB、MB、GB、TB 之间的进位关系?

  • 1 KB = 1024 B
  • 1 MB = 1024 KB
  • 1 GB = 1024 MB
  • 1 TB = 1024 GB

147.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两个概念之间有区别吗?

  • 是的,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数据类型:定义了数据的属性及其操作方式。例如,整数(int)、浮点数(float)、字符(char)。
    • 数据结构:用于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描述了数据之间的关系。例如,数组、链表、堆栈、队列、树、图。


评论(0)

查看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表情 颜文字
插入代码